自从小鱼哥上学后,鱼妈我就忙碌起来。跟他一起学习,陪他修改作业......身在其中,自得其乐!也有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写些小文章。
前些天我用很长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少儿财商教育的引导和启蒙,今天又来写写关于娃儿的饮食搭配,及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常见问题。我们重在交流,经验这个东西仅供参考。
我写这些实用为主,没有那么多套路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千万不要信奉“反正娃儿都要长”,孩子出生后的初步发育阶段奠定的是未来各个器官的健康基础。我们看到的都在长,只是外表,只是身高体重。内在细胞和脏器的发育是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有足够的营养是发育的基础。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营养对人体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儿童的合理营养,已经不仅仅是为满足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而且对心智的发育也起着关键作用。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不足可能引发脑重量不足、脑皮质变薄、脑细胞减少、神经纤维密度及神经元联系降低,从而导致头围小、智力低、语言和数学学习能力不足、体能活动减少、运动机能落后等症状。注意营养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对宝宝的大脑发育非常关键。
所以说,不要信奉“我们小时候条件那么差,不是一样的长大了?”,一样长大,但各自身体发育的质量是不等同的。再说了,我们小时候吃的东西大多数是天然的,没经过污染,没有添加剂,反而是现在社会卖得最贵的所谓“有机食品”。有多少家庭是坚持给孩子吃有机食品的呢?一个是理念缺失,另外也确实贵,不一定每家都能负担得起。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我们也给他吃了肉的啊,蔬菜水果都有啊,为什么身体还是长不好”?那我们就先来说说关于吃:
前面说了身体发育需要营养,而营养来源于日常饮食。如果我们并没有去吃额外的保健品,那么日常饮食是否真的有营养就很关键了。这一点上,我给孩子的一日三餐总结以下几点:
1.每天的蔬菜都现买(多天的蔬菜营养已经流失,吃了等于白吃);
2.每顿现煮,不吃隔顿饭和隔夜饭(隔顿隔夜不仅没营养,还可能有毒);
3.每天三餐时间要大概固定,尤其不要因为大人睡懒觉而影响孩子吃早餐,晚上睡觉前不加餐。
有的肉里边注水啊、用激素喂养的猪啊、菜好多打农药的啊......就算同样是新鲜的,但品质不同,吃到肚子里吸收的营养也是不同的。
或许有人说现在哪有真正有机的食材啊?我们怀疑一切就会失去一切,生活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尽量买有机的、绿色的?宁可信其有嘛。就算人家那个有机标志、绿色标志是走后门得来的,那最差也至少跟普通蔬菜一样,我们就是多花了点儿菜钱而已,一个月才多少钱?如果是真的有机绿色认证呢?那就要健康很多了哦,为什么不给孩子尽量健康的食材呢?就因为我们当家长的怀疑?
所以说白了还是个理念的问题了。
有的朋友觉得食品和用品不加防腐剂及其他添加剂,怎么能保存好呢?其实,添加剂是大海航行时代的产物,那时候一出行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当时的食品保质技术达不到要求,就衍生出了添加剂来帮助达到。而现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保质保险的问题。但,可怕可悲的事,当年不得已的产物而今有办法了,却成了厂家及消费者心目中的必须!无添加的食品在技术和成本上要求都更高,既然消费者也认为添加剂是理所当然,那厂家不就更是巴不得吗?他们可以降低成本而获取更高利润,最终,整天把添加剂吃到肚子里的是谁?是我们消费者!
这里说个题外话:因为我自己公司一直做无添加食品,所以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也是惯性地要看食品配料表的。有次买调料,我发现大多数的辣椒酱都有添加剂,就老干妈的没有,都是实实在在的食材调配的。心里真是佩服这位掌舵的老人!良心企业呀!
我们吃东西是吃品质,而决定品质的是:
1、食材本身的类别(决定着大方向的营养基础)、
2、产地(日照、土壤、温差等会导致食材的营养价值不同)、
3、加工过程(是否有添加剂?是否有毒害物质掺入?是否打蜡抛光硫磺熏?)、
4、储藏工艺(新鲜与否?是否添加防腐剂?)等。
而这些几乎都是肉眼看不到的,需要我们去了解。就像前面说的有机与普通食材,肉眼哪能分辨呢?我们不可能肉眼看到是否有农药残留,也不可能看到银耳莲子是否被硫磺熏过,有可能一看到价格就摇头了,“这么贵!什么东西嘛!”。或者只信奉所谓的手工制作,信奉“这是某某自己家里种的”,其实食材的优劣与以上很多因素都有关,自己种的或做的,最大的卖点就在于可能没有添加剂,但食材本身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空气,土壤,加工环节卫生等等方面,都是要考量的因素。这方面,我反而更信任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总之,什么是健康?这些每天都要吃的东西才是决定健康的基础。或许大家会说那太繁琐了,哪顾得上那么多哟!这个问题嘛,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心,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是否值得多花点心思去了解,是否值得每个月多花几百块钱在一日三餐食材上,这个确实只能自己做主啦~~~~~~~~~~~
看配料表,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所有食品成分都必须要标注,所以可以依据此做粗略判断
说了添加剂的危害和决定食材优劣的因素,就不得不也说说有机食品。为什么价格高呢?好在哪里?百度里很多,就不详细讲了。直接看图:
从图中我们看到,食品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涉及几个重要的指标:农药、化肥、激素等。这不正是与我们的健康最相关的吗?更何况幼年的孩子们!
现在儿童疾病的发病率比以前高了很多,而且有些以前没见过的病,甚至几岁的孩子患胃癌、肝癌,怎么来的?日常饮食的有害物质摄入是最大的杀手!
简要说了这么多,就总结一句话:食品安全太重要!尤其对我们的孩子!花点心思把孩子们的日常饮食照顾好,万分值得!!
前面讲了一些理念,就是说幼儿阶段的营养保障和食品安全是多么重要。那具体怎么搭配呢?这方面我不是专业的营养师,就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个大概。
经验分享:宝宝的一日三餐
7:30早餐:牛奶(建议配方奶粉,营养全面,是普通盒装牛奶达不到的),粥(麦片粥、小米粥、玉米粥、菜粥、水果粥等轮换,全方位营养),早点(建议每早一个鸡蛋,蒸鸡蛋为主;另加以馒头、蛋糕等等);
9:30水果;
11:30-12:00午餐:荤素搭配,要新鲜的菜。(以蒸炖煮为主,一周至少三顿白肉,如鱼、虾什么的。另加牛肉、鸡肉、兔肉等)
12:30——14:00,午睡
14:30水果
17:30晚餐,素食为主,蔬菜,面食等,因为孩子们晚上的活动量比较小,高脂肪或高蛋白都不易消耗。(家有小胖娃的尤其要注意,小时候长胖了以后大了容易是胖人体质,对健康也是不好的)
20:30牛奶(2岁以后尽量在晚餐后不再进食)
21:00晚安,睡觉觉
原则:1.不吃隔顿饭和隔夜饭(不仅没营养,还可能有毒);
2.每天的蔬菜都现买(多天的蔬菜营养已经流失,吃了等于白吃);
3.小宝宝的餐具、炊具(锅碗)都单独买,防止大人的锅炒了辣椒之后带入宝宝的饭菜中。
1、少吃油炸食品(比如油条、油饼等);
2、关于外面卖的糕点:蛋糕面包里边也有好多配料是添加剂,而且大多数都是植物奶油,好的蛋糕是用动物奶油,要贵很多,所以一般蛋糕店是不会用的。这一点很多父母不知道,其实可以看食品配料表,一目了然。
所谓动物奶油是从牛奶中的脂肪分离获得的,而植物奶油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造奶油,其实是以氢化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容易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危害身体健康。买蛋糕尽量给孩子买动物奶油的(貌似身边的知名品牌连锁店都是植物奶油的蛋糕,唉!)
3、关于吃辣椒:幼儿阶段孩子的肠胃都处于发育阶段,辣椒的刺激性太强,对幼儿营养方面的贡献却相对很弱。尤其是万一不慎吸入到气管里,那种呛咳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孩子?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所以没必要为了锻炼吃辣椒而伤害孩子脆弱的肠胃。孩子们长大了承受力强一些了,慢慢的从淡淡辣味适应到各种常见加辣椒的菜,这样循序渐进比较好一点;
4、关于宝宝的口味:千万少放盐,不要用大人的口味来衡量吃起有味没味。因为宝宝的肾脏发育过程中代谢能力很有限,盐分高了肾脏代谢不了。每日用盐量,一足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超过1克,月龄越小,用量应越少。1岁以后可逐渐增加到2克左右。2岁以上小儿渐与成人同食,应注意口味不要过重。
5、给孩子煮饭的锅:3岁前,建议大人孩子的锅分开。主要是在习惯吃辣的重庆,大人的锅经常会用辣椒炒菜,即便洗干净了,辣味是去不掉的。所以又用来煮宝宝的食物会有一股辣味在里边,孩子们吃了马上就会辣得满脸通红受不了。这个将心比心,我们刚切了辣椒,不管我们怎么洗手,揉揉眼睛试一下,会不会很辣?就是这个道理。
6、关于吃零食:不是不吃,而是尽量吃健康零食,且安排好时间。
我身边朋友都知道我管孩子比较严,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小鱼儿的零食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我给他买的,并且就放在客厅,他随时可以拿到。3岁前后,我们一直是引导他零食饮料里边有添加剂,幼儿园老师也这样教。而且鱼儿小的时候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选择法,总爱出几个选项让他选。比如零食,我就会告诉他,你愿意吃了零食不吃饭没营养以后笨,还是愿意留着肚子好好吃饭有营养以后聪明呢?小时候他总是选其一,后来大了有时就会说“那我选第3:又吃饭有营养,又吃零食很好吃”。我会刮他小鼻子表示惩罚,但会笑着寸步不让,告诉他没有3哦,只有1和2选一个。
现在上小学了,已经都不需要这些做法,我只告诉他:“妈妈相信你能管好自己的食物,你愿意让妈妈相信你还是不相信你呢?”他觉得自己能得到妈妈的尊重,也很珍惜这种信任,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都管得比较好的。
磨磨蹭蹭、挑食、偏食等。
1、首先,家长不要强化孩子的偏好。比如:“他不喜欢吃鱼”,在孩子面前讨论他不喜欢什么,相当于是在赞同他的这种不喜欢,会导致挑食的孩子更挑食;也不要说“他喜欢吃菠菜”,就每个星期给他做好几顿都是菠菜,这样会带来“偏食”。
这个情况在小鱼儿身上出现过,有段时间给他吃胡萝卜,吃得还算比较香,结果外婆就总说“幺儿喜欢吃胡萝卜”,一个星期买很多次。在我看来,孩子的味蕾在发育阶段的时候是最佳的引导机会,他们并不那么清楚什么是喜欢吃的什么是不喜欢吃的。但小家伙们都很聪明,特别会察言观色,听大人的话顺杆爬。所以那时候鱼儿也时不时就说他喜欢胡萝卜。我跟外婆私下讲(肯定不要当着孩子讲)了之后,不在鱼儿面前说胡萝卜的事了,他还是照样吃得很香。
所以说,总说自己的孩子这不吃那不吃很气人,要先分析一下原因。孩子们小,有一些这个毛病那个毛病的其实也不见得完全是他们的错,大人也有责任的。
2、不要强权呵斥,吃饭是快乐的事,加入了家长的各种强迫呵斥已经变成了不快乐。
小鱼儿小的时候如果吃饭磨磨蹭蹭的我主要是这样做的:
第一、提醒他专心吃饭;
第二、平时和吃饭时都经常给他讲大脑细胞发育需要营养,有了营养细胞就能发育得好,就聪明;
第三、限定时间,规定时间之前吃完,不吃完就端走。
如果是中午的时候的话,就告诉他端走了下午饿了不准吃零食,晚上也不能吃饭。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吃饭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哦,你不喜欢吃,那就不吃啊(态度是坚决的,语气是温和的)。
由于鱼儿从小吃饭就算比较配合,我们也经常表扬他吃饭很专心啊,营养吸收得好啊,聪明啊之类的,所以没有出现过被那样惩罚的情况。我哥哥的孩子来家里的时候,刚开始吃饭就是这不吃那不吃的,我给他说规定时间不吃完就端走,而且晚上也不准吃。他一看,在姑姑这里好像讲不到价,没有商量的余地,自己想了想,还是说:“姑姑,我要吃,我现在就吃”,然后就乖乖的吃完了。
不少朋友提到孩子不爱吃饭,建议要狠得下心,孩子们吃到了苦头只需一两次,自然就乖了。
宝宝用餐一开始就要固定位置,幼儿在餐椅上,稍微大一点就要坐在餐椅上。爱乱跑的孩子,一开始就要用上面方法严厉狠心惩罚。千万不要追着孩子喂!
其他话题
:非常重要!!初生婴儿强烈建议务必要去做儿保!!儿保绝不是量量身高,称称体重那么简单,儿保的指导涵盖了每一阶段饮食指导、习惯培养、智商、情商等多方面的知识,特别重要。所以特别建议你们一定不要怕麻烦,好好给宝宝找个儿保医生!如果确实不方便找,那当爸爸妈妈的就要多费点心,多找资料学习,不能因为家长的观点而耽误孩子做儿保!
:在哪里打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进口疫苗的话建议用进口的。因为国外的疫苗灭活技术比国内先进很多,孩子受到的伤害也要小很多。而且国外有多联疫苗,一针包含多种疫苗,医院打疫苗针的次数。最好是打疫苗和做儿保在同一个地方,这样对于大人来说比较方便一点。
:必备!如果长湿疹,说明是过敏体质,建议服用第三代益生菌,叫做LGG益生菌,能有效减少孩子以后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比较好的品牌是康萃乐,我不知道国内哪里有卖的,以前去香港出差的时候见到过专卖店,淘宝上面也很多。供参考!特别要说的是,如果孩子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胃炎等等过敏性疾病,10岁前坚持每天用这种益生菌都还是有效果的。毕竟过敏是痛苦的事,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弄好了,避免这样的难受伴随他们一生!!
如果没长湿疹,就吃国产的汉臣氏就行了。总之,孩子小的时候益生菌是属于必备的。
:抗生素(头孢克肟等)、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葵花感冒颗粒等。中医院有种安儿宁颗粒,挺不错的)、退烧的(泰诺林、美林两种,交替使用)、腹泻的(蒙脱石散)、退热贴等等。
说到感冒发烧,有一种澳洲的桉树叫尤加利,从中提取的精油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奇效,%纯天然的,退烧神器。小感冒的话,让一杯热水里滴入几滴,吸嗅冒出来的热气,很快就好了。这个如果在外面买不放心的话,可以找我,我们公司有。(平时我们已经不做零售,只做团购业务,所以不存在想在这里推销什么哈,别想多了。)
不管母乳是否充足,都要让孩子交替吸允母乳和奶瓶,防止以后只吃母乳或只吃奶瓶。
:宝宝刚出生到3岁,是大脑发育的一个高峰期,DHA促进大脑发育。我们宝宝是生下来一直吃到现在的。看你们信不信这个,不信的话也没事,对孩子也没害。总之看自己,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必须是自己把握的哦。如果相信的话,建议买LIFE’SDHA,海藻类的DHA,马泰克公司出品,很多超大品牌的奶粉里面加的DHA原料就是这个公司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