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过敏性鼻炎(AR)的治疗方案已经比较成熟,根据ARIA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大多数AR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与哮喘相似,AR的治疗效果也可以通过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得以体现。那么,AR能否也像哮喘一样,用“鼻炎是否得到控制”来描述疾病的状况以及治疗后的反应呢?一般来说,AR的控制标准往往要考虑客观指标和患者的主观感受等多个因素,如患者的鼻眼部症状(喷嚏、流涕、鼻痒、眼痒、鼻塞)、生活质量评价(妨碍睡眠及日常活动)、鼻阻力和缓解药物用量等客观测量等。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指标来判断AR的控制情况。在现行的ARIA方案中,亦缺乏对AR控制的明确定义。目前已有多个问卷和工具被用于协助判断AR的控制情况,其中有一些已经在临床上被验证,包括AR和哮喘控制测试(CARAT)、鼻炎控制评估测试(RCAT)、AR控制测试(ARCT)和视觉模拟量表(VAS)等。本文将对以上量表进行介绍。
背景资料AR影响了全球25%的人口,而且其发病率还在上升,造成了沉重的卫生经济负担。尽管AR并不威胁生命,但是会造成误工、误学,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近40%的AR患者伴有或继发哮喘,而85%的哮喘患者同时合并有AR。然而在现实生活中,AR往往并不受到重视。50%的AR患者在就医时,其症状在1年的时间里已持续了至少4个月以上,而另外50%的AR患者则根本不会就医。
为改善这种情况,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发布了AR的指导性文件,其中ARIA是第一个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指南性文件,首次发表于年,并在年和年进行了2次修订。ARIA指南将AR根据发病时间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根据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度和中重度,并提出了“避免过敏原接触、规范化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患者教育和有严格适应证的外科手术治疗”的AR综合治疗方案。然而,即便目前的诊疗指南已经日趋完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也并不高,继而寻求其他治疗方法以减轻鼻炎症状。而另一方面,患者和医师经常高估了AR的实际控制情况,很多鼻炎患者往往治疗不足,导致症状加重,不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还加重了卫生经济负担,并增加需要使用口服激素的风险。现有的指南文件对AR控制的评估仍存在着缺陷,高估了鼻炎控制水平会导致治疗药物调整不及时甚至治疗失败。
合适的鼻炎控制的评估准则应该是用来评价治疗效果并易于操作。就像GINA中对于哮喘的管理一样,AR、慢性鼻窦炎、慢性荨麻疹和特应性皮炎这类疾病的管理也应当是基于“疾病控制”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鼻炎控制”定义,因为基于不同的研究工具所需要考虑的变量因素都有所差异。但不论如何,鼻炎控制最重要的要素是“没有症状”。大多数鼻炎控制评估工具集中于评估日间和夜间症状、症状的广度(如患者感知鼻炎症状程度)和疾病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本文旨在评估现有的几种已被验证过的鼻炎控制测试工具,重点是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AR的控制目前还没有AR控制的标准定义。疾病控制的概念仅适用于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与GINA对哮喘控制的定义相似,AR的完全控制主要依据症状改善程度和是否达到预期治疗目标来判断。从这点来看,有多种方法来评价鼻炎是否得到控制,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患者自我评估和医师评估。尽管目前对患者自评还是医生评估的方式对判断疾病控制哪个更有用尚存在争议,但是患者自评的方式在临床研究及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AR控制的评估标准比较多,包括:鼻部、眼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鼻痒、鼻后滴漏等);患者自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如鼻炎对睡眠或日常活动的影响);客观评价指标(如鼻吸气峰流速值、鼻腔压力计等);是否需要应用症状缓解药物及用药量。也有学者认为药物评分(控制症状药物剂量及种类)也可以反映疾病控制情况,任何用药量的增加都提示疾病控制不佳。最后,AR的并发症也可能影响疾病控制情况,10%-40%的AR患者合并有哮喘。对医生和患者来说,用来判断AR治疗方案是否适用以及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的实用性的工具仍然是亟需的。
评价AR控制的工具近年来,已有多项评估工具被研发用于判断AR控制情况,其中多数是由患者完成的调查问卷。评估时间段为就诊前1-4周,其时长足以评估鼻炎的变化情况,同时也不至于太长而导致患者记忆偏倚。
一、AR和哮喘控制测试(CARAT)
CARAT最初是由Nogueira-Silva等研发的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调查问卷(包括17个问题条目),主要用于评估AR合并哮喘的控制情况。后来,简化版的含10个条目的CARAT问卷效度和信度在对名AR合并哮喘的成人横断面研究中得到了验证。CARAT-10问卷的得分从0(未控制)到30(完全控制),其评估时间为就诊前4-6周的情况。Fonseca观察到CARAT-10和哮喘控制问卷(ACQ5)、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以及医生简单的是/否控制判断量表有良好的相关性。CARAT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临床不同治疗组的比较并指导患者管理。
二、鼻炎控制评估测试(RCAT)
RCAT问卷是由Nathan等研发的26个条目的调查问卷,主要评估患者前1周鼻部和眼部症状控制情况。在对名AR患者测试后,最终简化为6个条目的自评问卷(包括鼻塞、喷嚏、流泪、睡眠干扰、日常活动受限的频率及自我评价控制情况)。RCAT每个条目采用5分制,总分从6分(未控制)到30分(完全控制)。对例患者的纵向研究后发现RCAT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其问题简单易懂。RCAT还能准确评估AR和非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严重程度。在综合考虑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情况下,RCAT分值在21及以上时被认为达到了鼻炎控制。
三、AR控制测试问卷(ARCT)
Demoly等人通过与过敏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医师及方法学专家等多学科合作,开发了包括5个条目的ARCT问卷。与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类似,ARCT对于AR控制的评估也是多维度的。5个条目包括:鼻炎对工作/日常活动的影响,对睡眠的影响,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对鼻炎的整体评估。ARCT收集的是患者2周前的鼻炎发作情况。该问卷是名家庭医生和过敏科医师通过评估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鼻炎控制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ARCT的测评结果与AR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后的反应均存在着相关性。ARCT分数≥20分作为AR良好控制的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灵敏度67%,特异度82%)。
四、视觉模拟量表(VAS)
起先VAS(0-10cm)是用来评估AR严重程度的一个简单的工具,后来发现VAS也可以用于AR控制情况的评估,当治疗期间总体鼻部症状评分在5分及以上时,即可认为是AR未控制。在一项回顾性分析中发现,有20%的AR患者即使接受了充分的药物治疗,其症状仍不能得到控制。另一项研究采用VAS评分比较AR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5天后的情况,发现VAS改变值>30mm时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改善呈显著相关。但是更确切的cut-off值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发现VAS改变值为23mm时评价效力较好。
AR控制评估工具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尽管已有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对于很多AR患者而言,依然很难达到症状的完全控制。ARIA指南指出“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发症、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患者的承受能力而制定AR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近基于ARIA指南所撰写的文章指出“疾病控制”应该是未来制定AR方案的首要动机,并且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和过敏性疾病控制的方法应当统一。
AR的严重程度并不等同于控制水平,有些严重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控制好),但有些轻度患者反而治疗效果不好(控制差)。比如,一名使用口服抗组胺药联合鼻喷激素控制良好的患者,每次停止治疗后症状很快反复,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可能有重度的潜在疾病。此外,疾病控制欠佳也可能与患者依从性差和心理因素有关,而不是疾病更严重。对部分患者而言,轻度症状就会造成很大困扰。相反地,有些患者尽管症状很重,但自我感觉困扰很小。
CARAT、RACT和ARCT均为多条目的调查问卷,需要患者提供一份近期状况的较全面的信息。但是,由于疾病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患者主导的概念,远程调查(如电话、网络)医院就诊的频率。手机app应用(如e-health技术)可以提供帮助。虽然如此,Glaszioua提醒:疾病控制工具所带来的可及时监测治疗反应、发现副反应和规范治疗方案调整的优势必须要和因评估后治疗调整给患者带来的不便、费用和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潜在影响相平衡。疾病控制的评价方法必须具有可重复性、易操作性、易解读,并且应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