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研究室张军锋
《中医老张说》是一档我院开设的中医养生科普专栏,由经方研究室张军锋主治医师为您带来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保健、预防及治疗的简单方法。
鼻炎很常见,病因不同,表现也不同,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只有找对了原因,治疗才会更有效。
多数鼻炎主要的病变部位是鼻子,鼻子相对于里面的脏腑来讲在体表。但中医认为导致鼻炎的风寒、痰饮、火热、浊等病因,才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因素。这些邪气一直残留在身体局部,成为身体的“贼寇”,日久还会由表入里,内陷脏腑,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疾病。
中医治疗鼻炎就是要把人体在表或者里的风寒、痰饮、火热、浊等病因清除,并且帮助患者解除造成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达到治疗目的,而不是抑制身体的排异反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鼻炎的困扰。中医疗效可靠,短期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长期治疗有治愈,抑或根断也是有可能的,当然是有必要得当的生活处方结合。
大家可能会发现,鼻炎多半出现于各种感冒延误治疗或治疗失当后,感冒的主要症状消失,留下鼻子局部的症状迁延日久。临床现症一般多见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痒则喷嚏;喜抽动鼻孔,有回溯涕即鼻涕吸入口中再吐出或者鼻涕倒流等。
根据感受邪气不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风寒、痰饮、火热、浊,病因不同,表现也不同,治疗上也有很大区别。
1.
风寒之邪为主鼻炎
1、鼻痒,经常揉鼻子,喜欢抽动鼻孔。2、打喷嚏,多为连续打喷嚏。3、鼻鸣,即说话时鼻音明显。4、恶风寒,即患者吹风时会觉得冷,所处环境温度稍微变化就有感觉,如果是婴幼儿或者儿童不会表达冷,但经常表现为吹风时喜欢往父母怀里钻,家长要仔细观察。5、眼睛痒,经常揉眼睛。6、身上痒,喜欢自己或让家人抓。
治疗以上症状以祛风散寒为主,可以使用麻附辛合剂加味治疗。
2.
痰饮邪为主鼻炎
1、经常擤出较多白黏鼻涕。此时,把鼻涕擤在纸巾上观察颜色是否白的,质地是否黏稠。2、患者自觉鼻痠。3、回溯涕为白黏或夹灰色。4、平时鼻涕不多,每次喝热水或热汤后则省出较多白黏涕。5、患者自觉口中淡,即觉口中无味,吃东西也觉得嘴里无味。6、上颚黄染,这个可用白光手电筒照射上颚进行观察;但要注意市场上的LED手电筒都带蓝光,手机上的手电筒倒是接近白光。7、疲倦,患儿经常喊累,或者看电视都喜欢躺在沙发上看,出门走路就要抱,这不一定是娇气。8、手自温,即手指或手掌手背的温度高于前臂皮肤的温度,注意正常的皮肤温度都是近端(前臂)比远端(手指或手掌手背)热;这种病因为湿的患者正好相反,而且手指或手掌手背摸上去蕴蕴发热,越摸越热,好像热有后劲,这个症状对病因湿的诊断意义较大。9、侧卧时鼻塞随体位变化而迅速转侧,即左侧卧位时左侧鼻塞,换成右侧卧位后马上变成右侧鼻塞,一般在15~30秒以内变换。10、患者喷嚏后流大量清水鼻涕,鼻涕流动性大,鼻涕可直接滴下,甚至吃东西时鼻涕会直接流到碗里;鼻涕略扯丝,用纸巾观察鼻涕可见透明丝状。
治疗上以化痰痰饮,通鼻窍为主,痰饮之邪也属于阴邪,医圣张仲景早就给了我们治疗的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那就是温肺化痰,健脾化饮,宣通肺窍。可以用麻附辛合剂加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
3.
火热邪为主的鼻炎
1、黄浓涕较多,经常鼻衄,甚至一周鼻衄一次,血色鲜红。2、鼻干痛,自觉鼻腔干痛或鼻腔冒热气。3、回溯涕为黄色,质地较浓。3、闻及辣椒则打喷嚏。4、口苦,口渴饮水较多,喜欢饮冷水甚至冰水。5、目合则汗,即患儿刚刚入睡时开始出汗,等患儿熟睡后汗出停止;这个症状对病因热的诊断意义较大。
6、前额胀痛。
治疗上以清热泻火,清宣肺气为主,可以选用取渊汤加味治疗。
4.
浊邪为主的鼻炎
1、闻及油烟则喷嚏。2、在扬尘环境中或收拾衣柜时连续喷嚏。3、油耳朵,即耳屎是油性的而非干性的。4、狐臭。
治疗上可以化浊清肺通窍,根据辩证,可以选用三仁汤之类的方药对症加减。
以上各类病因的诊断依据,多数需两个或两个以上症状或体征作为依据方可诊断。临床病因的兼夹,常见类致病类型可能不会单独出现,往往是两种或以上病因混合出现。还有部分患者兼夹气虚、阴虚或者阳虚,具体的判断我们下一次再和大家分享。
文字
经方研究室张军锋
排版
宣传科康曦
审核
宣传科袁晓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