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过敏性鼻炎,ldquo堵rdq

BiYan

别让过敏性鼻炎

“堵”住了您的生活

上期说到,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以反复发作的阵发性鼻痒,连续打喷嚏、流鼻涕,伴鼻塞、鼻胀,嗅觉障碍等症状为特点,可以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常在春冬季节发作或加重。在治疗时我们常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症状表现,给予适当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的特点。上期与大家分享了外寒里饮型鼻鼽,王玲教授的治疗经验。

那么,本期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因肝肺疏泄失常、肾阳不足、肝脾不调体质的患者对鼻鼽有哪些影响及王玲教授的治疗经验。

1.肝肺疏泄失常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也有密切关系,病变本虽在肺,但日久可影响他脏气机,而肝主疏泄,首当其冲。

一方面,肺居膈上,属上焦,其气主宣发肃降,宜降;肝居膈下,属下焦,其气主升发,宜升。肺气的宣发肃降有助于肝的疏泄,而肝气的升发亦受肺的影响。肝、肺二脏生理功能正常,则肝升肺降,升降相宜,全身气机调和,鼻窍则以舒畅。

另一方面,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致患者性情郁闷,心情低落,而肝喜条达,恶抑郁。肝气郁滞,郁而化火,腠理不通,滞而上出为嚏。

2.肝脾不调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

肝疏泄失常,会导致气机不畅,影响全身气血津液运行。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液,受肝疏泄的影响。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化生不足,则水液内停;日久聚湿成痰,停聚于肺,痰湿内困,循经上犯鼻窍,使寒湿之邪久凝于鼻部,故鼻塞不通,流清涕不止。

3.肾阳不足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

很多医者,往往忽略了肾阳不足、肺失温煦也可导致鼻鼽。肾主水,肾藏精,主纳气。肾气充沛,摄纳正常,呼吸之气方可由肺气肃降而下纳于肾,肺鼻才通和。若肾精不足,气不归元,肾失摄纳,气浮于上可致喷嚏频频。倘若肾阳气不足,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寒水上泛,则致鼻流清涕不止。

正如《素问》中记载“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指出肾气虚衰,摄纳无权,肺失温养,风寒之邪得以内侵而导致鼽嚏的发生。同时,肾之经交会于督脉,督脉循行鼻柱到鼻头,肺开窍于鼻,肺肾同源,说明肺、肾、鼻三者密切相关。

(本图为督脉的循行走向)

王玲教授

病例(一)肝肺论治

患者,男,11岁,年5月20日,于辽医院门诊就诊,主诉病情:无明显诱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2-3年,晨起夜间打喷嚏,(主诉打喷嚏与遇凉风无关),流清涕。饮食正常,二便正常,无口干,胃不怕凉。

脉象:右手寸关沉滑有力,尺沉滑

左手寸关浮滑无力,尺无力

舌象:舌尖红,苔白腻。

中医诊断:鼻鼽

病情分析:结合望闻问切四诊,该患者有鼻炎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等情况,可以理解为往来寒热的少阳证,虽无明显寒证,但是患者有反复发作“往来”的特点;同时患者右手寸关沉滑有力、舌尖红是“热”的特点。考虑患者是因邪犯少阳,肝火内郁,枢机不利所导致的过敏性鼻炎。

因此,王玲教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运用和解少阳、调畅气机兼清热的方法给予治疗。患者服用12剂汤药后,病情明显好转。

病例(二)肝脾不调

患者,女,年4月30日,于辽医院门诊就诊,西医曾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用西医抗过敏药物,效果不佳,欲寻求中医治疗。来诊时病症表现为:鼻子胀痛,咽部如物梗阻,左侧胸闷,心慌,右下肢内侧遇凉稍痒,胃疼怕凉,打嗝,胃胀,大便稀溏,咽干,汗出怕风,口稍苦。

既往史:慢性胃炎

脉象:右手寸关浮紧,尺无力

左手寸关浮紧有力,尺无力

舌象:舌暗胖大苔薄腻

中医诊断:鼻鼽

病情分析: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患者鼻子胀痛,咽部如物梗阻,左侧胸闷,为肝气郁结;大便稀溏是由于肝气犯脾,脾气失健,肝脾失调所导致。脾虚日久肺气不足则卫表不固,故汗出怕风。

因此,王玲教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运用疏肝理气、益气健脾、宣通鼻窍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服用21剂汤药后,病情明显好转。

病例(三)肾阳不足

患者,女,年10月20日,于辽医院门诊就诊,西医曾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西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后,停药即复发,欲寻求中医治疗。来诊时病症表现为:鼻塞,晨起、夜间加重,足跟痛,多梦,头怕风,左侧头痛,无恶心,无汗出,饮食正常,二便正常,月经正常。

脉象:右手寸关浮紧滑有力,尺紧

左手寸关浮紧滑有力,尺沉滑数,聚关脉

舌象:舌尖边红暗润

中医诊断:鼻鼽

病情分析: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患者鼻塞,晨起、夜间加重,伴足跟痛、多梦、脉浮紧主要是因为风寒之邪得以内侵,造成肾脏阳气不足,无法益气固本,精气输布不全,从而导致肺脏与鼻功能失调。

因此,王玲教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运用宣肺通窍、温阳助表、益肺摄涕的方法。患者服用14剂汤药后,病情明显好转,未复发。

-HAPPYEVERYDAY-

王玲专家简介

王玲,医学硕士,沈阳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马智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辽宁省名中医莫成荣教授学术继承人,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东北三省防治风湿病联盟理事。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编写著作一部及发表国家级论文三十余篇。

从事风湿免疫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积累丰富临床经验,擅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妇科月经不调、失眠等各种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病。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oyanshijuan.net/bybf/91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