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皇帝给柿子封“凌霜侯”?
霜为什么只出现在晴天?
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随着气温的下降,不少人身上潜伏的「冬病」又开始犯了:鼻炎、腹泻、老寒腿、慢性咽炎、感冒、哮喘、肺炎……
冬病大都与阳气不足、寒邪侵犯有关,因此,秋末时节,为预防和减少冬病来犯,我们一定要做好两件事:补阳和驱寒。
霜降时节,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
霜降吃柿子的传说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寒,经常四处讨饭。有一年霜降节,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的朱元璋走到一个小村庄时,发现村边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
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小命。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再次路过这个小村庄时,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绪万千,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免于成为饿殍。
他仰望着这棵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又亲自爬了上去,郑重其事地把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随着气温的下降,不少人身上潜伏的「冬病」又开始犯了:弟弟一整个夏天没有发作的鼻炎又复发了,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
闺蜜娇弱的脾胃又开始抗议了,稍微吃点凉的东西就一泻千里;
隔壁奶奶的老寒腿开始隐隐作痛;
慢性咽炎的人开始没完没了的「咳咳咳」;
患感冒、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冬病大都与阳气不足、寒邪侵犯有关,因此,秋末时节,为预防和减少冬病来犯,我们一定要做好两件事:补阳和驱寒。
中医常说的冬病是什么?都有哪些?
所谓冬病,顾名思义,乃感受冬气所致之病,就是在冬天感受寒邪,且深留体内、迁延不愈,进而形成的陈年冷痼。
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
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不够,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袜子才觉得舒服。
错过了冬病夏治,秋末该如何预防冬病
我们常说冬病宜夏治,但如今已是深秋,夏治已经错过,眼瞅着冬病即将来犯,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冬病大都与阳气不足、寒邪侵犯有关,因此,秋末时节,为预防和减少冬病来犯,我们一定要做好两件事:补阳和驱寒。
1艾灸温补阳气,若论功效之妙因为冬病的根源是阳气不足,艾灸是很好的补阳扶正的方法。
《医学入门》指出: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
灸背是很好的补阳之法,后背的督脉,是补充阳气的强大经脉,被称为「阳脉之海」。这里施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重点选择大椎、命门、腰阳关等穴位。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无需过于频繁,因阴阳讲究平衡,阳盛则阴虚,过度补阳则会损伤阴,灸的频率以3-4次/月,每次15-20分钟左右为宜,如合并其他症状,建议让专业医师面诊后酌情选用不同的灸法为好。
2驱寒保暖,按摩足部不可忽视秋末凉气袭人,此时日常起居应尽量少穿凉鞋,体弱及平素畏寒怕冷之人应当注意穿上能覆盖踝关节的袜子以护阳保暖,以免寒从足底生。
人的双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人行走时随着足部肌肉运动、血管收缩舒张,把血液「泵」回心脏,因而双脚又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与健康关系密切。
双足为肢体末端,血液循环较差,且由于足部脂肪层很薄,血管分布相对表浅,热量散失快,因而很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影响。
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
艾叶泡脚能驱寒祛湿,改善体质,促进足部经络通畅,血液循环。借助艾草的力量驱寒暖身,行气活血。当身体暖起来,气的运行会很顺利,这样才能顺利的带走体内的积攒的寒。
今年的霜降时间为
年10月23日06:59:25星期五
农历庚子年九月初七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
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
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
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
霜降来源
霜降的“霜”有初霜的意思,是指秋季出现的第一次早霜,而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则是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千树扫作一番黄,
只有芙蓉独自芳。
——苏轼
早霜又叫“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
霜降形成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是怎样凝成霜的呢?
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
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
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
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
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豺狼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
二候草木黄落
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整个大地一片金黄。
三候蛰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习俗
吃柿子
霜降时节,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
赏红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一般都外出登山、欣赏美景。
赏秋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
霜降养生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霜降是进补的好时机,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栗子也是这时的进补佳品。
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
晚秋时节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饮食调养方面,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
此时的肃杀景象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寒露之际不算冷,但至霜降变了天,
这是秋最后的节气,秋已到了尾声,
秋意渐淡,而丰腴的金秋将离要去,
此时不若乘着秋高气爽,出去走走,
赏红叶、秋菊,把握这最后的秋!
秋风萧瑟,大地白霜,
寒秋世界斑斓一片,
漫山的红叶是最美的色彩。
迎着风霜绽开的菊花,
在杂乱的枯草中,自有傲气。
寒霜后的万木,褪去夏的葱绿,
少许泛黄的叶与渐枯的枝,
使得秋林更深沉、庄重和含蓄,
于不言不语中悟透生命的奥秘。
霜降过后,每天清晨都能看到美丽的白霜,
霜降之后,可于寒夜浅酌一杯小酒,暖身入睡,
我们吟唱的秋一转眼就过去了,
在最后的秋里,去看看那弥漫暖意又绚烂的红叶,
愿你的的人生似漫山红叶一样炽热、艳丽,
尽情绽放生命的美。
?
青玄辟谷经典案例
?视频丨王克杨嵘夫妇:通过辟谷、香谷疗愈重度狂躁症、忧郁症的经历分享
?视频丨餐饮名仕老史:四高戒药复正常,三次辟谷终遇青玄
?视频丨钱能:我是如何通过辟谷来调理失眠和抑郁症的??视频丨忠华:辟谷后HPV病毒阳转阴
?视频丨立敏:舅妈严重抑郁失眠得重生,舅舅血管斑块变小,夫妻辟谷14天现场分享?视频丨御厨花惠生:多年高血压断药,青玄助我减三高添福寿!?视频丨张凯:5年肺大泡,十年高血压,淋巴斑块,断药并告别!
?视频丨冬云:甲状腺切除终停药,停经一年半喜来月事,30年高血压终正常!?视频丨75岁国珍阿姨:高血压、抑郁症、帕金森,青玄辟谷获重生!?视频丨英姿:初辟疗愈美尼尔氏综合症,再辟21天深度排毒减重30斤?医院李院长:一位资深西医的辟谷志!?资深西医小丽:西医临床十余年,辟谷重生始圆满!
?军人吕哥:长期胰岛素,每日13种药,“高危人士”辟谷成功弃药
?视频|文敏:直肠癌转肺癌,化疗6次毅然放弃;辟谷停药吃的香、睡的好,排的畅!
?视频|秀琼:10年高血压、20年起夜、富贵包、乳腺增生……全部康复!
?永忠:“3个支架,7日停药”!
?向刚:脑溢血10年后遗症,辟谷停药手脚渐灵便
?小叶子:辟谷21天,因激素停了三年的例假又来了
?王辉:腋下鸡蛋大的淋巴结,全消了!
?视频丨回谷典范:背着破壁机、电饭煲去西藏17天的曾燕同修
青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