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rhinitissicca)亦名干性前鼻炎,简称干性鼻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过去认为本病不属独立疾病,只是萎缩性鼻炎的早期表现,但临床上的确常见到一些有典型表现的病例,故目前认为它是与萎缩性鼻炎不同的另一类疾病。
其典型表现是鼻腔前分黏膜干燥、充血,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覆有薄痂,但无鼻腔后分的黏膜和鼻甲萎缩。患者有鼻干、少量鼻出血,但无恶臭味,且嗅觉仍多正常。
病理病因
病因不明,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生活于干燥、酷热或严寒、气温变化大、雨水少、风沙大环境中的人干性鼻炎发病率较高。
2.职业因素在高温、粉尘、化学性有害气体环境下工作的工人中,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
3.全身慢性病患者容易发生干性鼻炎,尤其常见于贫血、消化不良、便秘和肾炎患者。
4.营养缺乏常见于维生素A、维生素B2缺乏为主。前者缺乏会出现黏膜上皮退行性变,腺体分泌减少,形成干燥、结痂;后者缺乏可引起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引发鼻黏膜退行性变。
5.嗜烟、酒或者酒精中毒的患者有干性鼻炎的发生。
发病机制
上述干、热、粉尘、化学气体、营养障碍等因素均可促使鼻腔前分黏膜干燥、变薄,基底膜增厚,上皮化生(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成为立方或鳞状上皮,表面黏膜毡丧失),固有层有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上皮杯状细胞和黏膜下层的浆、黏液腺数量减少、分泌功能减退,致使分泌物变黏稠;可在黏膜表面结成片状或散在薄痂,痂下黏膜可有糜烂或浅表溃疡。上述病变类似萎缩性鼻炎的早期或轻度改变,但一般无鼻腔后分的黏膜和鼻甲萎缩。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咽黏膜干燥
症状
症状:患者以中青年较多,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症状有:
1.鼻腔干燥感患者自觉鼻腔前部干燥不适,分泌物量少而黏稠,不易擤出,有时可带血涕,少数患者可伴有鼻咽部、咽部干燥感。
2.鼻腔刺激、不适感患者可有刺痒、异物感,常喜揉鼻,擤鼻或挖鼻孔以便排出分泌物或痂皮,使症状缓解。
3.鼻出血由轻微外伤所引起,如擤鼻、挖鼻、喷嚏等。出血量多较轻微或偶然带血涕。
体征
检查:前鼻镜检查可见鼻中隔软骨部前分相当于利特尔(Little)区及与之对应的下鼻甲前端黏膜干燥,色浅淡或暗红,失去正常光泽,其表面可覆有散在或片状白、黄白或灰白色薄痂皮,有时痂皮与其下的黏膜附着较紧,痂下黏膜常有表面糜烂,甚至有溃疡形成,故除去痂皮时常伴有轻微出血。
发生于鼻中隔前分的溃疡逐步加深后,有可能形成鼻中隔穿孔。鼻腔前分黏膜表面或鼻底可附有黄白色黏稠分泌物,量不多。如有鼻中隔偏曲,则偏曲凸侧面的表现更明显。
治疗
原则:主要是除去所有可能病因,如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局部感染、矫治营养不良等。
1.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避免高温、干燥,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吸入,加强通风设备、增加环境湿度、降低大气中粉尘和其他污染物含量等。
2.增进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A、B2、C和K,促进受损上皮的恢复和止血。
3.鼻部用药用温热生理盐水、1%~3%碳酸氢钠液行鼻腔灌洗,以清除鼻腔内痂皮,保持黏膜湿润。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25%葡萄糖甘油滴鼻或无刺激性的抗生素软膏、鱼肝油软膏局部涂布。黏膜浅糜烂,溃疡或出血区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止血。
预防护理
1.患者应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避免长期吸入干燥,多灰尘及刺激性气体,
2.平衡饮食,纠正营养不良,戒除嗜烟酒等不良习惯,
3.定期滴,涂有营养及润泽鼻腔的制剂,避免使用强烈收缩血管的制剂,
4.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信息来源:综合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现在点击标题下方蓝色“慈仁整脊推拿”快速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治疗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