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分类
1、急性鼻炎急性鼻炎传统称为“伤风感冒”,但并非流行感冒,它是鼻腔粘膜的急性病症,发病时常并发咽喉及气管等呼吸道炎症,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最多。
2、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的机能紊乱,一般包括慢性单纯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以鼻塞为主要症状。此病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经适当治疗迁延而成。慢性鼻炎属中医学“鼻窒”范畴。本病的发生关键在于肺、脾气虚。若肺气虚弱,易受外邪,若反复感受风邪,以致风邪恋肺,上扰鼻窍,则鼻塞不畅;或脾胃素虚,气不宣通,气血运行不畅,复感外邪,使气血凝滞,则鼻塞流涕,形成慢性鼻炎。
3、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些特殊体质的人接触某些物质所发生的异常反应,临床以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鼻塞为主要表现。可呈常年性发作或季节性发作;或在气候突变或异气异物刺激时发作。中医学称此病为“鼻鼽”,本病可分虚实两型。实证为肺有热邪,深伏难宣则狂嚏不止;虚证为肾不纳气,肺气下达不利而上冲鼻窍所致。
4、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不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而致。主要表现为鼻塞、涕多且呈脓性分泌物。伴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此病属中医“脑漏”、“鼻渊”范畴,多为肺经风热,邪滞鼻窍,而致清窍不利;或胆府郁热,循经上行,蒸灼肌膜而发病。5、鼻息肉鼻息肉是由于鼻腔和鼻窦粘膜的极度水肿而形成的,是一团慢性水肿的鼻腔或鼻窦的粘膜,连着一小蒂,具有特殊外形。引起鼻息肉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多认为与慢性感染及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以鼻窍阻塞,嗅觉障碍,鼻涕量多,头昏闷胀,鼻内有半透明如荔枝肉或龙眼肉的赘生物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鼻息肉是由于素食膏粮厚味,湿热上蒸;或由于脏腑虚弱、气血淤滞;或湿热痰浊凝滞鼻窍所致。
我们常见的鼻炎有:慢性鼻炎、感冒性鼻炎(伤风感冒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今天我们分享这三种鼻炎的辅助治疗方法,在家即可实施。
感冒性鼻炎
感冒鼻炎的自我疗法
1、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2、迎香穴
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3、上迎香(鼻通)
上迎香,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位置缺如。近代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
主治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鼻息肉,烂弦火眼,感冒头痛等。沿皮刺0.5-1寸。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的自我疗法
慢性鼻炎,中医称为“鼻窒”、“鼻塞”等。肺开窍于鼻,故慢性鼻炎的发生与肺关系密切。因风寒袭肺、蕴而化热,或热邪袭肺、肺气失宣,故为鼻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治疗慢性鼻炎的中医按摩养生方法。
1.揉按印堂、鼻通、迎香穴,各2分钟。
2.搓鼻:双手拇指相对摩擦,生热后沿鼻冀两侧反复推擦,最好使鼻翼两侧发热。
3.揉按风池,约2分钟,最好有酸胀感觉并向额部传导。
过敏性鼻炎的自我疗法
一、水洗鼻法:每天早上起床后用凉水一盆,把整个鼻子浸入水中稍吸气,使水进入鼻腔根鼻黏膜充分接触,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此法小孩慎用之,以免呛水。此法需长期坚持效果十分显著,旨在提高鼻黏膜的适应能力,尤其对季节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过敏鼻烟极其有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感冒的免疫力,但是刚开始使用时会出现鼻塞、鼻酸、流鼻涕等症状。二、食疗法:经常吃白罗卜和胡罗卜可有效缓解过敏鼻炎症状,,尤其是白罗卜,还可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力,尤其对哮喘治疗特别有帮助。此外,切忌平时晚饭要适量,尽量少吃鱼类、肉类,以免上火引起鼻炎,可以适量吃些梨清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期间绝对不能吃丝瓜,吃完丝瓜病情会加重。
三、锻炼身体法:过敏性鼻炎就其病理分析,是因为患者体内含有过敏源,当患者体质及身体免疫力下降后,出现过敏体质,对过敏物质适应能力下降,导致过敏症状。所以通过锻炼身体的方法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役力,增强对过敏物质的适应能力,也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方法是:跑步,健身,增加户外体育运动,身体允许的话可以锻炼后适当进行冷水浴,但要注意一定要等到不出汗时再洗。长期坚持也可有很好的疗效。
以上只是鼻炎的辅助治疗,具体的治疗还需要依靠药物。仁龙堂祖传鼻炎药——顺鼻通,专治各种鼻炎。
仁龙堂治鼻炎特效疗法(一清二排三修复四祖传穴位按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