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鼻炎患者在打喷嚏、流鼻水,头昏脑胀太难受了。可人为什么要打喷嚏?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治鼻炎完整经络处方!请转发给所有人看到~~~
鼻炎发病年龄低龄化,鼻塞、流涕、喷嚏是最痛苦的症状,还有的鼻炎患者还伴有头痛、头昏。有鼻炎患者春夏秋冬四季都发病,空气只要冷热有些许变化,就拼命地打喷嚏,当然有的只在春暖花开的时候,鼻涕、喷嚏不停。目前,治疗鼻炎的医疗方法多数以堵为主,或者用抗过敏等西药或中成药,止住喷嚏、鼻涕。1蒋庆祥老中医认为:治鼻炎不对路,将成顽疾鼻炎患者打喷嚏、流鼻水的时候,头昏脑胀。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打喷嚏?在鼻腔被刺激时,正常人会打喷嚏,这种异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气温变化时的“寒气”。人从较热的空间突然进入冰冷的空调房,通常会打几个喷嚏。蒋庆祥老中医认为这是寒邪侵入身体,身体作出的应激反应,要通过喷嚏将寒邪赶走。在夏天,不少人喜欢吃冷饮、吹空调,尤其鼻炎患者寒气聚集体内,在来年春天阳气生发的时期,身体与自然四季规律相呼应,正气萌动,人就开始通过鼻子这个通道来驱除体内积累的寒气。在日本,春季鼻炎称为“花粉症”。花粉被人体吸入之后,会促进阳气的生发,结果表现为鼻炎患者喷嚏不断,鼻涕一把泪一把。抗过敏西药本质上是使阳气下降,让机体敏感度降低,但不能主动排寒气。鼻炎患者服用抗过敏西药后,喷嚏、鼻水没有了,但是寒气依然在体内,当春天阳气再萌动,症状又会出现。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将寒气赶走,这才解决鼻炎问题的关键所在。2蒋庆祥老中医认为:治好鼻炎,功夫在于平时寒气容易侵袭肌表的膀胱经和中焦的胃经。蒋庆祥老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大肠经经过鼻旁,因此疏通肺经和大肠经,可以恢复其功能,对于宣肺通窍有帮助。张仲景说过: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疏通经络同时,鼻炎患者可用艾灸补充阳气、驱除寒气。蒋庆祥老中医建议:鼻炎患者调理身体的同时,远离寒凉环境。另外,饮食不要贪凉,坚持段时间,鼻炎发作频次减少,鼻炎症状会大大减轻。3蒋庆祥老中医推荐:自我调理的经络处方疏通大肠经、肺经、胃经、肾经、膀胱经等易堵塞穴位,恢复脏腑之功能,鼻炎患者可以艾灸:关元穴、中脘穴,清除寒邪。手太阴肺经蒋庆祥老中医提示: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纹下3指宽「蒋庆祥老中医说明:标准经络图孔最穴是肘下五寸,如果肘下二寸不痛,可以在五寸处探查」。「鱼际穴」在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手阳明大肠经蒋庆祥老中医提示:寻找「手五里穴」时,虎口向上,屈肘,肘横纹头外端向上四指宽与肱骨内侧缘交叉点。「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3指宽」处。「合谷穴」在第二掌骨中点处。足太阳膀胱经蒋庆祥老中医提示:「承山穴」在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跟腱与肌肉结合部」;「合阳穴」在腘窝中点的委中穴下2寸「三指宽」。「昆仑穴」在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向下0.5寸。足阳明胃经蒋庆祥老中医提示:「髀关穴」在大腿正面中线,腹股沟中点下方。「丰隆穴」在小腿中段,胫骨前嵴外两横指宽处。足少阴肾经蒋庆祥老中医提示:「大钟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下0.5寸,骨头上缘。「水泉穴」在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照海穴」在足内踝尖与足根尖连线上,足内踝下缘凹陷中。艾灸「中脘穴」和「关元穴」蒋庆祥老中医提示:「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肚脐与胸骨剑突连线的中点处。蒋庆祥老中医提示:「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处,肚脐至耻骨联合的距离是五寸。4易堵塞穴位自我疏理方法用小指的掌指关节,垂直发力分别敲击双侧的「孔最穴」「手五里穴」「手三里穴」「髀关穴」,力矩不超过三厘米,持续敲击5~10下,这些穴位会有强烈痛感。在找到的痛处按揉、敲击,每日坚持3次,每次2~3分钟,坚持至痛感消失。拇指点揉(固定一点,用最小的半径旋转,逐渐加力)「合谷穴」「鱼际穴」「昆仑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每次2~3分钟,每日三次,坚持数日待痛感消失为止。足内踝尖、足跟尖、「水泉穴」「照海穴」四点一线。将拇指放在「水泉穴」上,沿着这条线向斜上方轻推至踝骨下端的骨缝处,发力点揉,会有刺痛或胀痛,这是「照海穴」的简便取法。蒋庆祥老中医提示:「合谷穴」为大家熟知,但很多人找得不准确。先确定第二掌骨(食指的掌指关节与食指延长线和拇指延长线交汇处)中点,虎口向上,将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放在上面,向下垂直发力,用最小半径旋转点揉。如果痛感不强,要先把大肠经上面的「手五里穴」和「手三里穴」疏理好,再点揉「合谷穴」。用同侧的拇指指间关节垂直发力敲击「承山穴」「合阳穴」和「丰隆穴」3~5遍,在找到的痛处按照敲3下、揉3下的节奏来操作。每日坚持3次,每次2~3分钟,坚持至痛感消失。蒋庆祥老中医建议:晨起艾灸「中脘穴」「关元穴」,每日一穴20~30分钟,交替艾灸。坚持数日,待艾灸两三分钟,热感充满全腹时方可停止。注意:晚九点以后,不适合疏理经络;女性月经期暂停。公告:鉴于患者强烈要求,特公布老中医工作室